前幾年王度廬的武俠小說《臥虎藏龍》,經李安妙手,搬上銀幕。所謂「臥虎藏龍」的深層意義,藉李慕白之口說出:「江湖裡臥虎藏龍,人心裡何嘗不是?刀劍裡藏凶,人情裡何嘗不是?」
「俠以武犯禁」,自漢武帝天下一家、大權獨攬,滅墨家、抄郭解後,中國人的武俠傳統即令不是滅絕,也經過實質的巨變。實體的江湖在嚴刑峻法和貪官汙吏的夾縫中若存若亡,人心、人情裡的虛擬江湖,臥虎藏龍,卻仍在社會的各階層內時時搬演著。
即使江湖中,分門別派,虛矯誇大,還有個貞定的人際關係。「李慕白就是虛名,宗派是虛名,劍法是虛名,這把青冥劍還是虛名。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。」但是李慕白放不下的是師徒傳授,他說師徒傳授是「性命相見」。此中,用不得場面話,說不得誑語,有沒有真本事,闖江湖時一試便知。沒有師徒傳授,是成不了武俠,沒有江湖的。即便是得了武功祕笈,總還有個寫祕笈的人。
因為「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」,所以「吾愛吾師,吾更愛真理」。這樣簡單的師徒關係,到了現代教育機構化、大型化,轉變為主、雇關係,文憑也成為商業憑證。制式教育,發展到這個地步,師徒傳授也成為虛名,只不過是人心的作用而已。
學生交報告,不論之前如何叮囑,交來仍是通篇抄襲自網站內容。給了不及格的分數,故做不知,還腆顏來要分數,將之一一點出,略無羞慚,逕直到校方申訴。行政人員口中雖說「依法辦理」,口氣中明白的抱怨已經迎面撲來,怨你不識時務,分數抬抬手不就過了嗎?大家都省了閒氣和花工夫。
學生要的是名不符實的文憑,教師和行政人員只求有碗省事的飯吃,大家心照不宣,爾虞我詐,掩耳盜鈴,哪有什麼「性命相見」?原以為大學殿堂至少是論學的場所、知識的匯流,哪知道頂真研究、教學,換來的是同事的怨言:「好好一個等待退休的天堂,給你搞成了人間煉獄。」「論文發表篇數」是虛名,「獎助次數」是虛名,「教學卓越」是虛名,「世界百大」是虛名,卻成了國家教育政策爭逐的主要目標。
小團山上的免費英文教學,跳出制式教育之外,卻保留了傳遞知識的原初教育理想。這裡沒有文憑可以供給,更不會安排就業,來了就是為學習本事。教授不佳,學生自然減少,點名、記過種種制約手段是用不上的。這裡,必須「性命相見」。我對極兒的體制外自學,沒有文憑的依恃,也只能真才實學,欺妄不得。
站在小團山上,頭頂蒼天,腳踏實地,沒有大機構的虛名蔽蔭,全部是實打實,所有的產出就在這空間內。播種的時間錯了,收穫的時間錯了,就要挨餓,天是騙不得的,地是欺不得的,作物是耍弄不過去的。自然之理,比不得人際的虛妄架構,只能「性命相見」。
傳統讀書人在書齋中高談「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卻從不敢面對真刀真槍的江湖比試,只敢躲在宗派虛名後說些場面話。區區一場風災,就能折損了大學校長掛帥的內閣團隊。政治而外,可有人檢討掛搭在虛名之上的這套教育體制?「天行有常,不為堯存,不為桀亡。應之以治則吉,應之以亂則凶。」的警語早存。個人事業、學業,乃至國家教育和政策方向,如果不能回復原初的理想和熱情,只在虛名上打轉,終將崩解。天下滔滔,「性命相見」請自小團山起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