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 年寫過這篇 Openoffice 安裝 Latex 外掛 ,年代久遠,有些東西修改了… 改版完成。
2013-04-13
2011-06-08
Texmaker 免移除升級
先前載到 Texmaker 2.X 中文版,前兩天才看到原來此軟體早已發佈到 3.X 版。
雖然軟體是免費的,但擔心升級上去一些設定都不見了!
今天直接裝了 3.X 版,成功了,連中文化檔案都還在,讚。
2011-06-07
word 2010 安裝 Texsword
根據 Texsword(readme) 說明文件中簡單至極的說明
1. 安裝 MikTex。(若已安裝過 latex 相關軟體,當然省略嘍)
2. 將下載的 Texsword 壓縮檔中 texsword.dot 放到
C:\Users\使用者名稱\AppData\Roaming\Microsoft\Word\STARTUP\
目錄下
3. 開啟 word,可見新增了工具面板
4. 各圖式功能請見Texsword 說明文件。
1. 安裝 MikTex。(若已安裝過 latex 相關軟體,當然省略嘍)
2. 將下載的 Texsword 壓縮檔中 texsword.dot 放到
C:\Users\使用者名稱\AppData\Roaming\Microsoft\Word\STARTUP\
目錄下
3. 開啟 word,可見新增了工具面板

4. 各圖式功能請見Texsword 說明文件。
2011-03-29
正文頁面長、寬修改
Texmaker 正文框架設定的兩個參數需寫在正文 begin 之前
\textwidth=17.0cm
\textheight=23.5cm
不像 cwtex 可寫在內文開頭
但是正文框架的位移參數
\voffset=-3.0cm
\hoffset=-1.5cm
不論在正文 begin 前或內文開頭均可
2011-03-18
安裝 TexLive
因為 cwtex 沒有 WinEdt 6,沒有 MiKTexX 2.9,各軟體不易單獨更新,想放棄它了。
目前找到一個 TeXLive 2010 隸屬於可以在 CTAN 下載,似乎是個不錯的替代品。
安裝的方式網路上有說明,但版本是 2009,因為我裝的 2010 遇到一些問題,所以在這裡重新整理一份安裝方式。
A. 下載
請在 CTAN 下載 texlive2010-20100826.iso。(這一個應該是最新的)
B. 因為檔案是 .iso,可不必燒成光碟片,安裝虛擬光碟 Daemon 即可使用。
C. 安裝方式 (應已先安裝 MikTex 2.9)
因為我的 Windows 7 似乎無法執行 .bat 檔,因此無法對光碟機目錄下的 install-tl-advanced.bat 檔案點兩下安裝。
請改用下面方式
於「開始」「執行」,輸入「cmd」,叫出命令提示字元
先切換到光碟機磁區
再輸入 install-tl-advanced.bat 安裝
如下圖

目前找到一個 TeXLive 2010 隸屬於可以在 CTAN 下載,似乎是個不錯的替代品。
安裝的方式網路上有說明,但版本是 2009,因為我裝的 2010 遇到一些問題,所以在這裡重新整理一份安裝方式。
A. 下載
請在 CTAN 下載 texlive2010-20100826.iso。(這一個應該是最新的)
B. 因為檔案是 .iso,可不必燒成光碟片,安裝虛擬光碟 Daemon 即可使用。
C. 安裝方式 (應已先安裝 MikTex 2.9)
因為我的 Windows 7 似乎無法執行 .bat 檔,因此無法對光碟機目錄下的 install-tl-advanced.bat 檔案點兩下安裝。
請改用下面方式
於「開始」「執行」,輸入「cmd」,叫出命令提示字元
先切換到光碟機磁區
再輸入 install-tl-advanced.bat 安裝
如下圖

2011-01-10
figure 同時含括多圖
這次要排版連續三個圖檔,但第三個圖總是自動跳到下一頁去,無論上面在如何縮排、去掉空白行,它仍舊堅守著留在新的一頁。
後來才從網路上意外發現有人這般使用 figure enviroment
\begin{figure}[h]
\centering
\includegraphics[width=0.8\textwidth]{PhotoElectron_6.jpg}
\caption{測量普朗克常數}
\includegraphics[width=1.0\textwidth]{PhotoElectron_7.jpg}
\caption{測定譜線之電壓-電流特性(同頻率,不同強度)}
\includegraphics[width=1.0\textwidth]{PhotoElectron_8.jpg}
\caption{測定譜線之電壓-電流特性(不同頻率,同強度)}
\end{figure}
直接將三張圖至於同一個 figure,並且每一張圖仍舊可以有自己的 \caption!

後來才從網路上意外發現有人這般使用 figure enviroment
\begin{figure}[h]
\centering
\includegraphics[width=0.8\textwidth]{PhotoElectron_6.jpg}
\caption{測量普朗克常數}
\includegraphics[width=1.0\textwidth]{PhotoElectron_7.jpg}
\caption{測定譜線之電壓-電流特性(同頻率,不同強度)}
\includegraphics[width=1.0\textwidth]{PhotoElectron_8.jpg}
\caption{測定譜線之電壓-電流特性(不同頻率,同強度)}
\end{figure}
直接將三張圖至於同一個 figure,並且每一張圖仍舊可以有自己的 \caption!
2010-11-09
Cwtex 全形標點符號
根據<在cwTex中使用全形標點符號?>文章,該作者提供了相當不錯的語法來產生中文的全形標點符號
\def\pe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raise.7ex\hbox{。}\hspace{.3em}}
\def\ca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raise.8ex\hbox{,}\hspace{.3em}}
\def\pa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raise.8ex\hbox{、}\hspace{.3em}}
\def\ccolon{\nolinebreak[4]\hspace{0.3em}\raise.3ex\hbox{:}\hspace{.3em}}
\def\ql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hbox{「}\hspace{.3em}}
\def\qr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hbox{」}\hspace{.3em}}
在全文編輯完成之後,用取代的方式,將。,、:「」,分別以 \pe \ca … … 取代。經過編譯後,PDF 文件就會出來全形標點號~!
不過該作者沒有提供到「問號」,所以我依樣畫葫蘆,做了一個
\def\itq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hbox{?}\hspace{.3em}}
修改的部分有「\itg」是自己取的名字,還有\raise 這個參數為「0ex」,看起來還不錯。呵呵。
建議使用「取代」功能的時候,要多加的空白,例如「,→『\ca 』」,以避免 ca 後面有其他字母相接。
\def\pe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raise.7ex\hbox{。}\hspace{.3em}}
\def\ca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raise.8ex\hbox{,}\hspace{.3em}}
\def\pa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raise.8ex\hbox{、}\hspace{.3em}}
\def\ccolon{\nolinebreak[4]\hspace{0.3em}\raise.3ex\hbox{:}\hspace{.3em}}
\def\ql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hbox{「}\hspace{.3em}}
\def\qr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hbox{」}\hspace{.3em}}
在全文編輯完成之後,用取代的方式,將。,、:「」,分別以 \pe \ca … … 取代。經過編譯後,PDF 文件就會出來全形標點號~!
不過該作者沒有提供到「問號」,所以我依樣畫葫蘆,做了一個
\def\itq{\nolinebreak[4]\hspace{.3em}\hbox{?}\hspace{.3em}}
修改的部分有「\itg」是自己取的名字,還有\raise 這個參數為「0ex」,看起來還不錯。呵呵。
建議使用「取代」功能的時候,要多加的空白,例如「,→『\ca 』」,以避免 ca 後面有其他字母相接。
WinEdt「擺」出不來!
忙了整整將近 12 小時用 $$Latex$$ 改寫一份講義「偶合擺」,確定找出一個 WinEdt 編輯器 bug,就是他「擺」不出來!
「擺」這個字,如果出現在文件檔案的資料夾名稱,或該文件文稱有「擺」字,該文件都無法開啟!出現類似下面警告提示
後來注意到這提示有個很有趣的地方,就是原本這路徑最末的正確寫法應該是
\上學期\偶合擺\source.ctx
也就是最後一個「\」不見了!
修改資料夾名稱「偶合擺 → 偶」、檔案名稱「source.ctx → 擺.ctx」,出現的訊息錯誤為,無法開啟
\上學期\偶擺.ctx
只要「擺」字不位於「資料夾名稱」的最前或最末,如修改資料夾名稱「偶合擺 → 偶擺合」
檔案名稱絕不能出現擺「source.ctx」
都能夠正常開啟!!
這「擺」字究竟哪裡有問題呢!!
我猜應該是在文字的編碼上吧
「擺」這個字,如果出現在文件檔案的資料夾名稱,或該文件文稱有「擺」字,該文件都無法開啟!出現類似下面警告提示
後來注意到這提示有個很有趣的地方,就是原本這路徑最末的正確寫法應該是
\上學期\偶合擺\source.ctx
也就是最後一個「\」不見了!
修改資料夾名稱「偶合擺 → 偶」、檔案名稱「source.ctx → 擺.ctx」,出現的訊息錯誤為,無法開啟
\上學期\偶擺.ctx
只要「擺」字不位於「資料夾名稱」的最前或最末,如修改資料夾名稱「偶合擺 → 偶擺合」
檔案名稱絕不能出現擺「source.ctx」
都能夠正常開啟!!
這「擺」字究竟哪裡有問題呢!!
我猜應該是在文字的編碼上吧
2010-09-23
WinEdt 自建 Font 按鈕語法 & Toolbar 新增按鈕
A. 自建 Font 按鈕語法
(主要因為 cwtex 提供五種字體,除預設的明體外,為其他四種字體建立按鈕,省得背下語法)
也就是點下按鈕後,自動插入「{\ctxfk 文字}」
1. 在 ToolBar 上點鼠右鍵,選「Menu Setup」
2. 建立語法檔案,字體的語法加入法主要根據
Main Menu → &Insert (點兩下進入) → 字體上的 Macro 語法
(主要因為 cwtex 提供五種字體,除預設的明體外,為其他四種字體建立按鈕,省得背下語法)
也就是點下按鈕後,自動插入「{\ctxfk 文字}」
1. 在 ToolBar 上點鼠右鍵,選「Menu Setup」
2. 建立語法檔案,字體的語法加入法主要根據
Main Menu → &Insert (點兩下進入) → 字體上的 Macro 語法
1: [Exe('%b\Menus\Insert\Bold.edt');] 這看起來很明顯就是引用 Bold.edt 這個檔案的語法,所以只要
自建一個類似的檔案就可以了。
2010-09-16
2009-11-26
訂閱:
文章 (Atom)